2021中国当代艺术年度档案 | 拟像与实相
向左滑动|版式
Chen Zhiguang
陈志光 -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ANNUAL FILES
1963 年出生于福建厦门。1988 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美术系,现为中国雕塑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美国***国际领导者访问项目会员,福建师范大学当代艺术研究所所长、教授。
◎艺术家陈志光|图片由艺术家工作室提供
◎树非木 不锈钢 270cm×110cm×220cm 2020-2021
陈志光是一位在艺术上孜孜以求、勤奋探索的当代艺术家,多年来他涉猎绘画、雕塑和公共艺术等不同领域,艺术思想十分活跃,艺术眼界也十分开阔。他立足闽南从事创作,但他参与的活动已然超越地域,在中国当代艺术的许多重要学术性展览和国际艺术交流中成为引人注目的一位。在我看来,陈志光艺术创造上的突出特征是感知与感性两方面的结合。他总是认真思考当代艺术面临的文化课题,敏感于艺术界争鸣和探索的焦点问题,思想上不固步自封。
--范迪安(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蚂蚁不仅是有趣的昆虫,而且还被理解为中国人心态和生命观的代名词。他们生活在国家结构中,个人的重要性服从于社会。蚂蚁的忙碌工作,是有严格规定和组织的。陈志光在大量的作品中赋予了它们独特的灵气,尤其是它们超大的个体形态。而在他的枯树绘画作品中,陈志光还处理了中国传统绘画与自然的特殊关系。这些树枝仅仅剩下了树干,显示出它被破坏的力量。
--贝亚特·艾芬沙德(路德维希美术馆馆长)
◎树非木 不锈钢 195cm×150cm×211cm 2020-2021
编者按:
在当代艺术界,陈志光这个名字几乎与“蚂蚁”这个符号连在一起,这些年里极尽可能地用不同手法为蚂蚁造型、将蚂蚁的形象“放大”到让人不能忽视它们的存在的程度。在他的手下 , 蚂蚁这种微小但具有普遍认知的生物被幻变为各种各样的造型,通过拟人化的塑造,它们成为生活中的角色和现实空间的存在,这是陈志光的普世存在主义。自 2006 年起,多次在北京、上海、厦门、福州等全国各地举行大型个人展览,均受到艺术界及当地市民的广泛关注。曾多次受邀去美国、法国、德国、瑞典等全球多地参加国际性大展,并以艺术家的身份到欧美访问及交流。其作品大量被美术馆及国际友人收藏,而在国内各省市都可见其大型公共艺术作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陈志光:直觉的元气文 _ 胡少杰
在今天这样一个图像时代,打造一套个人化的艺术语言,甚至是制造一个被普遍认知的艺术符号,或许能获得一种传播学上的成功。然而艺术的多元性、间接性和符号化的单一性、直接性之间似乎存在着天然的矛盾。如何打破这种矛盾,似乎成了在今天的时代语境下艺术家必须面对的课题。陈志光是今天少数既具备符号化的直接性张力,又不失艺术的多元性与深刻性面向的艺术家之一,这也是其可以在国内甚至是国际范围被普遍认知,并且获得声誉的重要原因。
◎树非木 不锈钢 110cm×94cm×93cm 2020-2021
◎树非木 不锈钢 118cm×70cm×218cm 2020-2021
◎树非木 (作品局部)
◎树非木 (作品局部)
◎树非木 (作品局部)
◎作品现场
或许是因为陈志光的“蚂蚁”太深入人心,极具视觉张力和心灵震撼的大小蚂蚁,以个体或群体的方式占据着观者的视觉记忆,但是这多少掩盖了陈志光艺术中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如果更深入与整体地了解陈志光的艺术脉络,你会发现其创作早已延展到了多种语言媒介,甚至其艺术母体也是多层次的,不断生发的。当然,这种价值认定只是外界的事后指认。至于艺术家自身如何完成价值的建构,从陈志光以往的访谈或自述文字中可知,其并没有刻意去为了实现某些明确的观念指向而创作,也没有计划性地去进行语言的扩展,而是凭借敏锐的感知力与极强的创造力进行着一种自然而然的言说与输出。这样的创作方式需要借助第一手的直觉进行捕捉生命经验中稍纵即逝的鲜活感受,然后运用极富想象力的语言进行视觉的转化。如果细究陈志光的艺术创作,你会发现其全然有别于西方当代艺术的诸多方法论,如果仅仅因为其“蚂蚁”的符码化,就简单地用本雅明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理论来论述其艺术价值的建构机制,那么必然是偏颇的。陈志光的艺术创作更多时候是发乎于个体的生存体验,其对生命本身的关照与极具张力的视觉描述对于处在不同地域、不同种族、不同文化经验的观者来说,可以有效地建立一种普适性的连接。
◎展览现场
无论在什么时代,艺术价值的实现必然要借助于有效的传播,而传播是建立普适性连接的基础条件。陈志光一直都保持着极高的个展频率,并且每次展览都能给外界带来冲击。这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需要极强的创造力以及极其敏锐的艺术直觉。在柏格森看来,直觉更多的是一种方法,是认识的一个过程,也就是从发展的过程中理解所有存在的东西。柏格森把发展的过程理解为形成的过程,也就是在艺术创作中出现的过程。那么显然,陈志光的创作就是从直觉出发,然后根据外在世界的发展变换,提供源源不断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作品局部
或许是因为陈志光的艺术创作的逻辑源于自身的生命逻辑,所以才能建构出极其个人化的艺术语言。也正是因为这种个人化的不受所谓学理文本影响的创作方式,才使得其艺术创作捕捉到了更贴近时代现实的底层逻辑,并且先验性地提示出了时代的隐患和远虑。经历了近年来世界性的困局,经历了困守与隔绝,我们回头再看陈志光的“蚂蚁”,便能体会到更深长的意味。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更让人惊奇的是,在疫情肆虐的近两年,陈志光的蚂蚁依旧没有停止它的“迁徙”,2020 年 3 月至 2022 年 2 月,陈志光在德国的巡回个展《龙蚁变》《神奇空间》依旧顽强地在欧洲大陆持续上演。在无论是物理空间层面还是精神层面都面临着隔绝的当下世界,陈志光代表着朴素生命力的“蚂蚁”系列,代表着生命本体关怀的“树非木”系列,必然会使德国的观众感受到更为深刻的触动。
◎蚂蚁系列不锈钢锻造 50cm×350cm×300cm 2021
与此同时,陈志光潜心于福建漳州的工作室里,开始进行更深层的关于生命的思考,他从“盆景”这一东方传统的美学景观中反思出了生命的残酷性,“盆景”的本质其实是被严酷抑制的畸形生命体,这又和我们当下的现实对个体生命有形或无形的控制与驯化何其相似。“盆景”被陈志光用光鲜的不锈钢放大,那些扭曲的枝干,看起来变得美丽而残忍。而另一件新作《“壁”鞋》则是陈志光用一种诙谐的方式对外部世界的一次幽默的回应。《“壁”鞋》取“辟邪”谐音,化用闽南民间的驱邪祈福的民俗,表达了一种感性化的朴素诉求。而对于民间文化的汲取与化用,是陈志光艺术创作中重要的线索之一,像之前的《古戏台》《拴马桩》等,皆是如此。
◎壁“鞋 高6米/2.5米 不锈钢烤漆 2021 蚁巢美术馆外墙
◎蚁巢美术馆外部(局部)
◎蚁巢美术馆外部场景
这就是陈志光的方式,直接、强烈、多元、深刻并存。当外界用各种概念去试图指认陈志光的艺术价值,并且言之凿凿地论证价值背后似是而非的”道理“的同时,陈志光就这样不断地用直达生命本质与问题要害的方式给这个虚弱的行业,甚至是给这个依然困顿的世界持续注入了新的元气。
◎工作现场
◎展览现场
来源:原创 maanart 漫艺术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